上周行情
上周五,指数午后跌幅扩大,截至收盘,沪指跌0.77%,深成指跌1.61%,创业板指跌2.51%,北证50跌0.58%。两市近3000只个股下跌,全天成交额9141亿元,北向资金净买入20亿元。医药、煤炭、美容护理涨幅居前,信创、芯片、ChatGPT概念领跌。
十大券商
兴业证券:调整的背后和两个重要支撑
近期市场随着指数贝塔性的修复后,在两融、“游资”等活跃下,进入到了一个风格快速轮动的状态。并且在多个板块拥挤度升至高位后,市场也就此出现调整。中期维度,我们倾向于认为市场并不存在显著的回调风险,整体仍处于积极可为的窗口。经济复苏+政策宽松的宏观背景,以及后续逐步回暖的资金面,均将为市场提供支撑。因此,对于短期的调整也不必过度恐慌,还是在结构里找机会。
财通证券:轮盘从科创50回归上证50
“红二月”不似以往“春节后调整”,逢低加紧布局顺周期。过往“春节后调整”主因是海外流动性收紧+国内经济下台阶,今年“重视经济、提振信心”,市场下有底无需担忧。全年继续看好上证50+科创50:节后经济数据难证复苏强度、市场偏向科创50,而近日美债利率飙升压制风险偏好和成长表现,轮盘重回上证50。静待3月政策指引,无论是“刺激增长”还是“稳增长”,上证50都是应对当前“风险偏好回落”和3月“政策加码落地”的攻守兼备之选。
申万宏源证券:春季行情未结束,下阶段价值占优
重申短期市场调整,但幅度有限的判断。短期因素触发调整(科技成长性价比下降,国内短端利率中枢抬升,美联储紧缩加码预期反复),中期格局依然有利于A股:国内经济逐步复苏,中期美国经济衰退,经济“中强美弱”格局不变。支撑TMT股价中枢抬升的,根本上是2023年业绩反转预期,验证期未到。
广发证券:高景气g与高弹性△g,当前比价如何
大势研判维持“港股走牛市,A股走修复市”;交易因子更偏向于23年存在业绩增速环比改善弹性的方向(△g)。“破晓”行情在经历了第一阶段的“风险溢价下行”之后,A股ERP已下行至接近2010年以来中枢;市场将进入第二阶段“此消彼长数据确认”,具体两条观察线索:第一,中国高频复苏力度如何;第二,美国通胀及增长预期如何。这也是近期市场分歧放大的主因。关于配置风格,23年春季作为复苏拐点,参考历史上经济底部回暖的四年更值得参考(09/13/16/19),“预期”照向“现实”的强弱决定风格。因此,综合“强弱现实”的分子端预期、货币信用的分母端预期,当前依然指向业绩增速环比改善的△g因子占优。
民生证券:积极的防御
基于“东升西降”的海外衰退+国内弱复苏的逻辑当下正迎来越来越多的挑战。面对宏观波动率上行,投资者应缩短久期,捕捉当下经济运行向上动能进行积极的防御。对于国内而言,当下到了开始验证疫情放开之后经济复苏成色的阶段,预期与现实终将汇合:(1)消费的右侧修复基本上已经到了临界点,需要新的驱动力促使消费恢复到投资者期待的长期增长轨道。(2)实物投资需求逐步恢复和落地,带来了以黑色系和化工为代表的中上游制造业企业开工率明显修复,但还远不及疫情前水平,向上爬坑的动能仍在。(3)地产销售有所回暖,但地产的数据拐点一旦出现,这也就意味着其实市场更关心的是后续回暖的持续性和幅度,这牵涉到了消费向上的弹性。
安信证券:莫愁前路
当前市场核心矛盾还在“强预期+弱现实”,依然对应核心资产投资和产业主题投资。在强预期和弱现实背后的投资理念:好价格是压倒性占优于好景气和好公司的,好价格往往是转瞬即逝的。当我们看到优秀的公司遇到一个好价格,景气度只要不变得更差就应该坚决加仓,低位股的迭起依然是轮动的主旋律。在此,我们对市场的评估是:当前根据安信策略——A股“躁动”指数还不能明确当前“冬日里的小阳春”已经结束,需要留意地缘政治问题是否改变A 股定价“以内为主”的格局,短期需要确认公募申赎比回升的过程,市场在此之前处于“山腰处歇脚”。
德邦证券:2月真空,如何决断
随着疫情对经济冲击消退,结合普林格高频指标看复苏正在途中。目前经济活动指数、夜光复产指数均出现大幅修复,高线年新高,中游生产明显分化,下游复苏较慢,但向上势头稳定。俄对乌全境导弹袭击,美国通胀韧性足,加息预期再起。普林格周期复苏阶段,权益、中游制造、小盘、成长占优,继续看好大科技,风格以中证1000、增强、专精特新为矛。
海通证券:近期行业轮动的分析和展望
①22年10月底以来宏观预期经历了三个阶段,分别对应消费+地产链、新能源+TMT、TMT轮动上涨。②参考19年初第一波上涨,先价值后成长再普涨,在基本面和资金面的驱动下,本轮行情有望迎来第三段普涨。③对比历史本次上涨时空尚有差距,短期行业或均衡,全年成长更强,尤其是数字经济代表的TMT、新能源结构性亮点、医药。
国金证券塞翁失马:谈3300点得而复失
当前行情远未结束,仍处在短期小牛市的中段。国内政策红利期,海外紧缩预期缓和期,双期叠加,内外共振,A股市场或有望重演反转级别的行情。尽管高频数据对紧缩缓和预期造成一定扰动,但这也正说明市场仍未形成强的一致预期。但随着美国经济持续下行和通胀回落,紧缩缓和大势所趋,这将持续成为全球市场交易主线。A股做多窗口或延续至2023年一季度末和二季度初,一方面全国两会召开引领政策预期达到高潮,另一方面美联储最后一次加息或发生在3月下旬或5月初的议息会议。
中信建投证券:回避过热主题,聚焦基本面
自 10 月底以来,A 股反应了一系列乐观预期,其中经济复常预期兑现,近期海外及刺激政策乐观预期有所修正,部分获利资金兑现需求强,行情进入整固期。短期回避过热概念交易,配置聚焦基本面向上方向。
东北证券:春季躁动进入后半段
春季躁动结束主要来自于流动性和政策预期收紧。当前政策和流动性宽松预期未逆转,春季躁动进入后半段。1)政策上,短期预期偏低,但保增长方向不会逆转。(2)流动性上,首先,宏观流动性预期短期边际有所收紧,但难持续,其次,微观资金短期流入放缓,但仍有空间。当前指数上行空间有限,但结构性行情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