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资本 >

2022年成都市营商环境典型案例展示丨锦江区:创新构建“1+5”线

更新时间:2023-01-19 09:28

  链接省市就业资源,线上店实现“四功能三服务”,提供实时定位、智能匹配、每周1次3个岗位信息推送、15项公共就业服务事项办理及岗位发布、线上见工、直播招聘、电子合同等服务。打造“技能锦江”,6700门课程免费学,提供创业服务,交子普惠金融扶持。打造具有“知点找点”、“知事找点”功能电子地图,引入交子券链接机制,实现全域全时、智能化、精准化线上就业服务。

  建设社区连锁店。11个街道36个社区100%全覆盖,对2681名四类人员建立实名制台账动态管理机制,实行服务标准化、管理标准化,做好重点群体就业保障。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分别以“公共创业+市场孵化”、职业技能进社区、就业服务进院落为特色在三圣、成龙、柳江打造3个示范店,构建服务事项就地办、就业岗位就地选、创业孵化就地驻、职业培训就地学的“四个就地”服务新格局。

  建设超市旗舰店。分类分层建立人才就业超市、农民工就业超市旗舰店。人才就业超市为高校毕业生、青年人才、专技人才等提供“一站式”综合性就业创业服务。农民工就业超市设立“三室三窗口”,为基础用工群体提供职业指导、职业登记、职业介绍、职业培训等就业服务。建立“红、黄、蓝”三级就业精准帮扶机制,对连续3日、5日、10日未就业的外来务工人员进行预警,按需提供职业指导、职业推荐,对重点救助对象提供医疗住宿、法律援助等综合救助帮扶。

  建设产业特色店。在现代商贸、新兴金融、数字传媒、都市工业、都市文旅、都市医养六大行业主管部门建立产业特色店,收集重点企业、主导产业就业岗位,精准开展就业对接,做好重点企业用工服务保障。

  建设创新创业店。建立锦江区科才馆、锦江区公共创业孵化创新创业店,提供免费创业工位、创业指导、创业培训、创业孵化等。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建设微创孵化微店,在36个社区连锁店设立服务网点,开发手工编织等居家灵活创业项目,实现就地就便创业就业。

  建设机构市场店。优选四川五八赶集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等7家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挂牌“锦江就业超市”,形成就业服务矩阵,扩大岗位容量,丰富就业超市服务内容,提升就业超市服务质效。

  采取“46211”工作思路,以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打造“锦江就业超市”,采取“1+5”线上线下全覆盖,聚焦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城市困难群体4类重点群体,建设1个线类超市,解决群众就业难、企业用工难2个难题,通过信息交互、智能感知、识别管理,实现重点群体就业精准匹配、定向推送、跟踪监测,提升智慧就业服务,构建全域全时、线上线下、就近就便的就业服务新格局,提高全区就业率。9月12日正式上线以来,“锦江就业超市”入驻企业497家,注册人数20535人,发布就业岗位22651个,岗位容量同比增长56%,在线人。柳江街道办事处开展“锦江就业超市”就业岗位就业选系列招聘会,参会企业22家,提供岗位1554个,截至目前,咨询量6543人次,122人投递简历。成龙路街道办事处国槐社区“技能进社区培训提素质”公益性培训讲座2期。锦江区公共创业孵化创新创业店被成都市人社局认定为首个优秀社区创业指导中心。“锦江就业超市”也获得省就业局王祎局长高度肯定,并表示“锦江就业超市”的经验做法可在全省总结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