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投资 >

一周固收研究丨赎回冲击犹存,理财界新增摊余成本法估值产品,公

更新时间:2022-12-26 11:08

  从目前的竞争格局来看,头部优势夯实明显,中长期、短债基金年内收益率均较第二名领先1个百分点以上。

  从目前的竞争格局来看,头部优势夯实明显。就债券型基金而言,纯债型基金当中,截至12月23日,中长期纯债基金当中,民生加银嘉盈年内复权净值增长率为7.9857%,领先第二位东兴兴瑞一年A近1.5个百分点;短债基金当中,华泰紫金丰利中短债A录得5.2547%,领先第二的C类份额1.4个百分点;货币基金当中,长城收益宝B目前录得2.2417%,领先第二的易方达现金增利B0.06个百分点。

  建信理财、苏银理财、华夏理财等相继发布产品公告,推出采用摊余成本法估值的理财产品。

  所谓采用摊余成本法估值产品,实际上是针对有封闭期的产品而言,就买入之初的资产特别是债券资产进行收益测算,根据剩余持有期的数量有规律进行递减。这意味着,从投资人买入此类理财之初,该估值体系就已经确定了其未来收益的变化,不会因为采用市值法估值而改变每日的净值。

  有分析指出,对于中长期封闭式产品来说,可考虑用摊余成本法估值,但对于中短期产品或是开放式产品来说,摊余成本法估值并不适用。此外,采用摊余成本法估值,无法准确及时地反映资产的价值变化,不利于理财产品打破刚性兑付,也不利于投资者风险意识的培养,理财公司在特殊时期对部分产品可以采取摊余成本法估值,但不会成为行业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