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港股红利ETF基金高开后回落,午后上冲,当前微跌0.17%,午后溢价显著走阔,交投激增,反映买盘强劲!
A股方面,银行板块小幅走强,银行ETF龙头午后小幅震荡,当前微涨0.07%,盘中成交额创历史新高,冲击7连阳,昨日吸金超700万元!
不仅A股银行,港股银行也迭创新高!港股红利ETF基金成分股中,建设银行涨0.43%,盘中价创历史新高!工商银行微涨0.18%。此外,三大运营商集体走高,公用事业、三桶油等回调。
近期银行、航运等红利细分板块利好消息不断:
1、关税缓和背景下,迎来90天暂缓期,抢运潮如火如荼,港股红利ETF基金指数成份股中,东方海外国际盘中再度涨超2%。
2、5月7日,有关部门印发
3、政策进一步放宽权益类资产风险因子,引发新一轮配置潮,险资对红利板块有天然的配置需求。
4、降准降息如期而至,红利策略配置性价比突出,或吸引追求稳健投资的资金配置。低利率环境下,高股息为王!港股红利ETF基金标的指数股息率超8%,股息率领先!
据东方证券研报数据显示,在全市场主动偏股型公募基金中,46%产品的第一大业绩比较基准为沪深300指数,16%的产品为中证800指数。如果业绩基准不发生显著变化,权重股的资金青睐度有望进一步提升,而银行在前述两大指数中的权重均位居首位,占比均在10%以上。
而银行和非银分别是沪深300的前两大权重板块。与指数权重对比,主动公募当前显著欠配银行。根据统计,2024年末以沪深300为第一大基准的基金,银行持仓比重为4.04%,欠配9.6pct,以中证800为第一大基准的基金,银行持仓比重为2.97%,欠配7.8pct,增量资金流入银行可期,主动公募对银行板块边际定价有望增强,驱动板块跑出超额收益。
政策积极引导险资入市,并从多维度缓解险资入市的阻碍,包括增加险资入市规模、上调权益资产配置上行,适度下调权益风险因子等。5月的一揽子金融政策中,将股票投资的风险因子调降10%,进一步缓解保险偿付能力对权益资产投资的约束。
险资对高股息高分红板块有天然的配置需求。自新金融工具会计准则执行以来,由于分红体现在当期损益,且在长期利率下行、无风险资产荒背景下,险资天然地青睐高股息策略。今年以来,险资巨头多次出手举牌,高达12次,涉及11只个股,举牌风格延续偏好银行等港股红利资产。近年来险资保费收入持续增长,政策大力推动保险等中长期资金入市,长周期投资、价值投资共识逐步形成,港股红利资产、银行板块或将持续迎来配置机遇!
降准降息如期而至,无风险利率持续下行的背景下,高股息资产配置价值持续凸显。5月7日一揽子金融政策推出,央行宣布降准降息,同时存款利率也将跟随下调,25Q1货政报告进一步提出择机恢复国债买卖操作,央行“缰绳”已在松开过程中,无风险利率或将打开下行空间。红利资产股息率优势愈发明显,险资等追求稳健的长期资金配置需求提升。
此外,东方证券指出,全社会预期回报率进一步下行环境下,低波红利策略有效性料延续。拉长周期看,A股ROE走势基本与10年期国债收益率相吻合,除了个别流动性极为宽松的阶段,利率下行“拔估值”战胜了ROE下行“[*]估值”,大部分时间ROE走势与估值水平的正相关关系明显。这意味着,无风险利率下行环境下,博取资本利得的难度进一步加大,确定性的股息收入重要性进一步抬升,红利策略有效性得以凸显,这在24年以来的市场环境中有充分体现。
宏观环境存在不确定性和低利率背景下,跟随长期资金寻求配置线索,不妨关注“月月评估分红”的港股红利ETF基金及银行ETF龙头,股息收益相对确定,安全边际更充分,两融标的,玩法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