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江西省有1159个气象监测站最高气温超35℃,90个气象监测站最高气温超38℃,覆盖全省11个地市。
在中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出现了罕见的“汛期反枯”现象。
在江西永修县吴城镇的常湖池,“干渴”现象更甚,湖底裂痕宽度可以容纳成人手臂。“从没看过整个湖泊有这么干,湖体全部发裂。小鱼小虾、马力眼子草等各类水生动植物已经彻底死亡了,不再适合候鸟栖息。”江西鄱阳湖国家自然保护区吴城保护管理站二级主任科员王小龙感慨地说,工作36年来,第一次看到这样的情形。据悉,常湖池是鄱阳湖区重要的碟形湖,是候鸟栖息的关键场所,由于坡度很缓无法储水,所以干旱较为明显。
截至9月18日8时,鄱阳湖区面积是常年同期的1/10,是今年湖区最大面积的1/14,最大湖体的1/24(8.34、208亿立方米)。
“汛期反枯”的罕见现象,对鄱阳湖的生态环境影响究竟有多大?湿地生态学博士兰志春研究鄱阳湖长达8年,他表示,鄱阳湖的超低水位让湖面急剧萎缩,会对依靠水位维持生命的生物产生致命性地毁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