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创宣传160亿元境内债整体展期获通过,展期方案通过后将有效缓解融创未来3至4年的流动性压力。
据克而瑞统计,从历年100家典型房企的融资总量来看,2021年出现了近五年来的首次负增长,融资总量13274亿元,同比下降了25%。进入2022年融资规模的下滑趋势仍在扩大,2022年全年新增融资总额为7750亿元,仅为2021年全年融资总量的58%,同比减少42%,全年融资总额自2016年以来首次跌落10000亿元以下。
政策驰援之下,房企融资成本也有所下降。2022年房企新增融资成本为4.23%,同比下降1.15%;境内债券的平均成本为3.44%,同比下降0.68%。
克而瑞研究中心认为,国企央企以及优质民企的发债规模占比继续提高,如招商蛇口、万科、华润、首开、中海等5家企业的融资占比就达到了36.5%,这也导致整体融资成本出现结构性下降。
而在市场层面,贝壳研究院首席市场分析师许小乐近期在线上分享其最新研究成果与市场观察时表示,预计2023年越来越多消费者开始入市,供求关系恢复平衡,市场交易量价迎来温和修复,上半年房价降逐步企稳回升。
“从目前来看,头部房企上岸的数量正在不断增多,行业的风险正处于不断出清阶段。但对于财务状况相对较差,并且出现风险的中小房企来说,并不代表着融资窗口到来就会自然上岸,依然需要采取积极动作加快项目销售,并结合合作及转让项目等方式改善资产负债表状况,才有机会获得融资层面的支持。”张波认为。
2023年房企到期债务近9000亿元
2022年年末,虽然房企融资端虽迎来了融资小高峰,但初期规模仍有限,主要集中在头部房企,中小房企、区域房企等因资金流枯竭,发布暂停支付债券本息的现象仍存在,且从2023年偿债数据来看,行业承压并未大幅减小。
据浙商证券数据显示,2023年房企到期债务规模约8925亿元。据克而瑞统计,房企在2023年的前三季度到期债券总规模将达到5573亿元,同比增长5.3%,其中境内债券到期2810亿元,境外债券到期2765亿元。
境内债务方面,据Wind数据,房企2023年全年境内到期债务压力为3388.3亿元,同比增加11.3%。从月度数据看,2023年1月及4月为偿债高峰,房企分别面临823.7亿元和831.9亿元的到期债务压力。整体来看,房企今年一季度到期债务偿债压力较大。
对于未来房企如何平稳渡过明年偿债高峰潮,张波分析认为,由于目前融资侧对房企已十分友好,房企平稳渡过偿债高峰的压力也明显降低。
张波表示,总体来看,房企会采取两种方式来应对高峰,其一是“借新还旧”,这一方式在以往也会常用,只是2021年和2022年融资受阻时,房企难以采用,今年预计此类现象会明显增多。其二是沟通展期,由于市场对行业未来的预期不断向好,采取展期的房企也会不断增多,并且展期的时间可能总体会长于2022年平均水平,沟通展期的不只是延续债务压力,更是给房企更多的力度积蓄,以更好跨越周期。
焦点研究院认为,房企不光要借助此次融资窗口期尽可能补充现金流,更需尽快恢复经营造血功能,同时让风险房企加速出清自身风险,引导市场预期和信心回暖。